首页

踩踏之家 美女踩踏

时间:2025-05-24 19:08:02 作者:宁夏利通区供港蔬菜迎来采收季 浏览量:41148

  中新网郑州11月27日电 (记者 刘鹏)作为黄河出山谷、入平原的第一个节点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在黄河水旱灾害防御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年来,当地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27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焦作官方进行了相关通报。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鹏 摄

  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焦作市,境内共有98公里河道,这里是千年治黄重点区,自古就有“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万古流”的说法。

  “因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结合部,位置特殊,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具有一定独特性。”焦作黄河河务局局长荆朝辉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黄河焦作段情况,首先是洪水组成复杂,黄河有沁河、伊洛河、新老蟒河等汇入,沁河有丹河、安全河、逍遥河等汇入,河道汇流较多,洪水预测难度大;其次是防洪预见期短,因黄河洪水自小浪底水库进入焦作境内仅2小时左右,沁河洪水自河口村水库进入焦作境内仅1小时左右,预警时间短、决策部署难度大;再者洪水影响范围较大,因黄河焦作段属地上悬河,一旦决口,将危及华北平原安全,影响范围达3.3万平方公里。

  占据如此特殊位置的焦作,该如何保障“大河安澜”,以及扛稳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

  荆朝辉介绍,首先要打造更加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对此,焦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优化了17个防指工作专班和5个防汛应急专家指导组机制,建立“党政领导、防指统筹、河务支撑、部门协同、群防群控”的黄河抢险机制和“1+N”多元抢险队伍体系。

  为应对洪水挑战,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焦作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沁河下游防洪治理项目等已列入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特别是近年来完成的黄沁河下游防洪工程,加高加固116公里堤防,续改建了51处河道工程、706道坝垛护岸和26座涵闸,硬化了189公里堤顶道路,使得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亦有效提高了洪水防御能力。

  在此基础上,焦作还强力推进“数字黄河”建设,研发了黄沁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平台和沁河防汛“四预”一体化平台,深化“河务通”APP系统、AI视频监测、工程安全监测报警、雨水情监测预报和无人机巡查等推广应用,使得“数字孪生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荆朝辉介绍,自2019年以来,焦作共科学抢护各类险情600余次,此间成功应对了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最严重的秋汛洪水和沁河1982年以来最大洪水,确保了焦作黄沁河安澜。

  “下一步,我们要强化流域区域协同管理,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力保障焦作黄河长治久安。”荆朝辉说。(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陈茂波:正研完善香港的上市机制等措施 提升市场效率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巴青年故事会”:云端展“看中国”万千气象

“我从未在城市中见过这样规模的绿道!”9月8日上午,尼泊尔新闻网记者比拉特•高塔姆(Birat Gautam)在参与环球网“在熊猫之都骑行世界最大绿道系统”海外直播时感叹道。

中国国防部:美方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已到无可救药地步

银川11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北方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中心暨全媒体中心15日揭牌成立,该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一个集思想引领、宣传展示、媒体融合、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形成具有北方民族大学特色的国内高校一流融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党的民族工作大局。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1月2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启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青年领军者”集体亮相,央视新闻专访了其中五位,探讨他们眼中数字未来的模样。

香港维多利亚港海面出现“龙吸水”现象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雨量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吕田水果资源异常丰富,除了三月开春第一果枇杷,四月的青梅、五月的李子、六月的葡萄、七月的鹰嘴桃、十月的红柿、年底的砂糖橘,将陆续上市。另外,吕田的大芥菜、黑花生、有机大米等其他农产品也广受好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